淮師新聞網5月29日電(記者 楊明)5月27日上午,“品物流形”—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2023屆畢業生作品展在淮安市美術館開幕?;搓帋煼秾W院校長趙宜江出席開展儀式并致辭?;窗彩腥舜蟪N瘯敝魅畏陡?,淮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、市委網信辦主任曾業桃,淮安市委教育工委書記、市教育局局長皇甫立同,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委書記、局長許長坡,淮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、主席王維國,淮陰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管愛花,黨辦、校辦主任鄒修明等出席開展儀式。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杜先偉主持儀式。
圖為趙宜江致辭。記者 柏華 攝
圖為揭幕儀式。記者 徐昌政 攝
趙宜江致辭。他說,民之魂,文以化之,國之魂,文以鑄之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,也是一座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?!捌肺锪餍巍薄搓帋煼秾W院美術學院2023屆畢業作品展與以往大不相同,我們走出校園,走進了最美的文化空間——淮安市美術館和文化館,這不僅僅是發生了空間的變化,更體現了淮師人才培養的開放性,為同學們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。通過此次雙向交流,更大程度的讓社會各界,認識了解淮師人才培養模式與計劃,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,這對美院的發展,甚至淮師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。希望美術學院深化這一品牌建設,在展示檢閱中,吸收各種意見與建議,改進和完善人才培養工作,提高人才培養質量,為淮安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,為校城融合發展留下更多“淮師印記”。
趙宜江表示,2023屆畢業生是最不容易的一屆畢業生,今天的畢業作品展,是大家勇敢和堅守的結果,我們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和這個偉大的國家。趙宜江最后深情寄語畢業生:畢業在即,你們即將整裝再出發,你們就是淮師的形象代言人,你們在哪里,淮師就在哪里。希望大家秉承“堅守樸實、追求崇高”的淮師精神,努力做一個于國有功、于校有榮、于家有用、于己有彩的淮師人,祝福你們一切順利,一路芳華,一生幸福平安!
皇甫立同致辭。他說,今天的作品展出有油畫、篆刻、景觀、文創、插畫、陶藝等不同類型,飽含著淮師學子小樹成長、朝陽出生的重要意義,也是未來至今對于歷史源于生活的鏗鏘作答,更是向美而走的基層發現?;磶熋涝簣猿至⒌聵淙?,扎根時代生活,辦學理念有特色、重創新,在全國同類型院校學科和專業評估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,雄厚的專業教學資源,滋養了一批又一批求美創新的新生代。此次展覽風格多樣、形式多變,反映出美院學子孜孜不倦的精神發現,藝術和作品的背后,是大家辛勤付出所奠定的自己,這是教育帶來最美妙的第一感受,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將藝術熱情灑滿每一件作品,這才是發掘人才最寶貴的地方。
淮安市書畫院院長、美術館館長、國家一級美術師李德會致辭。他指出,在展覽的整個過程中,我們真切感受到美術學院為了學生的所有付出,從作品創作,到展覽的每一個細節,反復溝通、調整,力求更加完美與不留遺憾。這其實也是給即將畢業的學生上的最后一課——利他,這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課,也是送給學生最好的畢業禮物。
美術學院院長李文靈介紹了本次展覽情況。他說,看似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畢業展,凝聚著淮師美院立德樹人的辦學初心,凝聚著自己努力與智慧的作品掛在展廳的喜悅;畢業展同時也是對即將畢業的同學們再一次鍛淬,在畢業創作的高強度、高要求下,我們欣喜地看到同學們激活了內心的“小宇宙”,超越了自我;畢業展更是美院為即將離開母校同學們的踏歌送行,飽含著感謝,感謝同學們勵志向學豐厚了美院的辦學積淀;飽含著祝福,祝福同學們離開淮師還能記住淮師的精神,有堅守,有追求,成就各自的精彩!
美術學院副院長金建榮宣讀了獲得“學院獎”同學名單。
與會領導嘉賓為“學院獎”獲獎學生頒獎。
指導教師代表錢敏以及“學院獎”學生代表聶思宇分別發言。
趙宜江、范更生、曾業桃、皇甫立同、許長坡、王維國共同為展覽揭幕!
據悉,“品物流形”——淮師美院2023屆畢業展是美院為來自十幾個省份的415名畢業生搭建的舞臺,展出了美術學、書法學、環境設計、視覺傳達設計和動畫五個專業學生優秀畢業作品三百余件。本次展覽的主題是“品物流形”,意指萬物受自然的潤澤而運動變化,磕磕然其形各異,融合傳統和現代風格、人文與思辨特色,體現出多元化、開放性的特征。以兩千年古城淮安文脈和三千里運河底蘊為藝術根基,呈現出美院學子對個人、生活、情感、成長的重構表達,對當代藝術與社會問題的敏銳捕捉和創新回應。同學們在創作中實現了學識技能的完善和自我思想的升華,是個人四年淮師學習成果的總結,也是學校教學改革成效與人才培養質量的彰顯。通過畢業展這個舞臺,演繹好本科階段的最后一課,演繹出個人專業的真實水準,演繹出老師的欣慰,演繹出母校對人才培養價值體現,留給淮安市市民一場藝術視覺盛宴,增色美麗淮安。
本次展覽由淮陰師范學院、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、淮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,淮陰師范學院美術學院、淮安市美術館、淮安市文化館承辦,北京國圖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協辦。展覽從5月25日至6月6日為期13天,分別在淮安市美術館二樓3、4、5、6號展廳,淮安市文化館一樓展廳展出。